2024年03月28日 |  加入收藏
  • 视频
Loading the player(/fileserver/userfiles/gzxhhyh/files/cy.mp4) …
  • 您现在的位置:\新闻中心\新闻详细
  • 【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】强化风险意识,防范电信诈骗

    • 1、什么是电信诈骗?
     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不法分子通过电话、网络和短信等方式,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,骗取受害人信任,对受害人实施远程、非接触式诈骗,诱使受害人给不法分子汇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。
      2、“电信网络诈骗”有哪些法律规定?
      涉及犯罪和刑事处罚的事项,肯定离不开《刑法》的规定,此外,最高人民法院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、公安部,统称“两高一部”,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的现状,专门出台了《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》,明确对电信网络诈骗必须依法从严从快惩处,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,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以上、3万元以上、50万元以上的,分别认定为“数额较大”、“数额巨大”、“数额特别巨大”。根据刑法,数额较大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。
      根据《意见》,电信网络诈骗如果数额难以查证,但是具有下列两种情形之一的,应当认定为刑法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,以诈骗罪(未遂)定罪处罚:一是发送诈骗信息5000条以上,或者拨打诈骗电话500人次以上的;二是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,页面浏览量累计5000次以上的。另外,对电信网络诈骗,还规定了两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未经处理,诈骗数额应当累计计算。
      3、电信网络诈骗常见套路有哪些?
      一是冒充身份诈骗,如冒充领导、亲友、公检法/民政/教育等机关单位工作人员、银行及证券公司等工作人员。
      二是伪造身份诈骗,如伪装成“白富美”或“高富帅”,加为好友骗取对方感情和信任后,随即以资金紧张、高收益项目投资、诱导在虚假博彩网站投钱等各种方式骗取钱财。
      三是购物类诈骗,通过假冒代购、低价购物、开设虚假购物网站、虚假退货等方式进行诈骗。如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等渠道以售卖口罩等防疫物质为幌子,待受害人支付价款后,编造各种理由不发货或拉黑受害人。
      四是虚构险情类诈骗,虚构亲友遭遇车祸、绑架、手术等,利用受害人焦虑心理骗取钱财。如不法分子谎称受害人子女或父母突发疾病需紧急手术,要求转账方可治疗,受害人往往因为担心、心急便按照不法分子指示转款。
      五是利诱类诈骗,发布各类中奖信息、积分兑换、分享链接或扫描二维码领红包、高薪招聘等方式利诱受害人,骗取钱财。如利用网络直播间人员混杂,使用弹幕评论等形式发送轻松高薪的兼职招聘等虚假广告,一旦有人上钩,就要求交纳“保证金”“介绍费”等,骗取钱财。
      除了以上五类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,还有利用各类新生事物、社会热门事件进行诈骗,如刷单及代运营、“校园贷账户注销”、虚假投资平台、虚假爱心捐款等。
      4、案例分享
      一天,小张收到一条短信,显示账户已转出36000元,用途不明,着急查询银行卡账户余额。小张拨打短信中的电话询问相关扣款情况,对方告诉客户是因为他们操作失误导致扣款,只需客户扫描短信中的二维码就能进行还款操作。 小张来到银行,大堂经理看了一下收到的扣款短信,发现其界面显示为“某游戏平台支付界面,支付金额为1万元”。同时,对方语气急促不停向客户催促要求尽快输入密码,且支付金额与短信金额不一致。大堂经理判断该客户疑似遭遇电信诈骗,故立即让客户挂断电话,关闭支付界面,同时告知客户可能遭遇电信诈骗,建议客户到开户行对扣款情况进行详细查询。客户进行账户余额查询,发现资金状况完好后,才明白自己险些上当。
      5、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?
      (2)不要轻易将自己或家人的身份、通讯信息等家庭、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,对于虚构险情类等诈骗,要仔细核对,不要着急恐慌,轻信上当,更不要将“急用款”汇入犯罪分子指定的银行账户。
      (3)对于冒充、伪造身份诈骗,要及时向本地相关单位和行业或亲临办公地点进行咨询、核对,不要轻信陌生人的电话和信息,培训类费用一般是现款交纳或者对公转账,不应汇入个人账户,不要轻信上当。
      (4)收到加害、举报等威胁和谎称反洗钱类的陌生短信或电话,不要惊慌失措和轻信上当,最好不予理睬,更不要为“消灾”将钱款汇入犯罪分子指定账户。
      (5)对于先交保证金、定金、公证费、风险抵押金、手续费购物的陌生短信、电话,一定要小心谨慎,仔细甄别,千万不要轻信麻痹和上当受骗。